尊龙凯时官方入口 \ 资讯列表 \ 更好的城市 更好的生活——我与“创城”的故事
6696 2017-8-30 8:28:00
  • 图为智建荣热心为市民服务。

  • 图为张入方。

  •   图为郭玲萍(中)和居民们一起清理小广告。

  • 图为温中慧正在报站名。

  • 太原汾河两岸。本报记者 孙荣祥摄

精心守护扮靓窗口

  “以前在广场遛狗、骑自行车、乱扔垃圾的人不在少数,现在情况好多了,大家都很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秩序,小商小贩几乎没有了,好管理多了。”

  讲述人:智建荣 五一广场治安保卫股股长

  我叫智建荣,2000年来到五一广场,主要负责安全排查、秩序管理、志愿服务、应对突发事件等。每天早晨7点上班,我会先绕广场的重要地段转一圈,检查一下灭火器、看看电线有没有露出来、扶扶栏杆稳不稳……半个多小时完成一次安全排查。
  五一广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是在这十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2015年成为太原市首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之一。目前有志愿者30人,服务项目包括提供问询指路、便民饮水、防暑药品、手机充电、便民伞、失物招领等。
  一次,一个游客把包丢在了广场,志愿者捡到后发现里面有两万块钱和身份证,我们主动联系其户籍所在派出所,把包交还给了失主。我们还通过发布寻人启事帮助找到一个离家出走的小孩。这样的事,只要遇上了,我们都会尽力帮忙。
  近20年的时间,我见证了五一广场和这座城市的变迁。广场的园林绿化由最初的三株大树加一片草坪增加到花带、花台、花境环绕。立体花坛鲜艳灵动,绿篱更富观赏性,植被更适合北方。广场鸽是五一广场的标志之一,鸽舍于1995年建成,2016年配合道路改造拆迁,鸽子被送到了南寨公园新居。或是怀念或是广场环境更美了,经常会有鸽子飞回来,在上空盘旋飞翔、不愿离去。
  2007年迎泽大街改造、2012年并州路改造和2016年五一路改造都历历在目。太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身处其中,深感自豪。五一广场近两年的变化很大,最明显的是市民、游客的变化。以前在广场遛狗、骑自行车、乱扔垃圾的人不在少数,现在情况好多了,大家都很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秩序,小商小贩几乎没有了,好管理多了。

  本报记者 丁园 实习生 贾晓萌 整理/摄影


在轻声漫步中感知美

  “以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正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着美好的色彩,也为我们的城市赋予了独特的气质。”

  讲述人:张入方 太原美术馆助理馆员

  4年来,太原美术馆接待了近300万人次,已成为我们的城市文化客厅。可以说,太原美术馆正赋予这座城市越来越多的文化自信,并引领着城市文化生活的新风尚。我有幸成为这一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今年盛夏的一天,一名观众热情洋溢地为馆里送来一面锦旗,上书“拾金不昧道德高尚”!原来,3天前,这位观众在观展时误将手包落在了馆内,包里不仅有各种证件,还有几万块的现金。这个“价值不菲”的手包刚好被保洁阿姨捡到,如数奉还,令这名观众感动不已。
  而实际上,馆里的工作人员捡到钱包、单反相机等贵重物品的次数早已数不胜数,美术馆因此也收到了很多来自观众的赞誉,同时也将一份文明正能量传递出去。
  太原美术馆开门迎客至今,一直秉承不收费原则,为各类人群提供最人性化服务。每天有许多人徜徉在太原美术馆,或流连于所钟爱的艺术作品前,或享受在这份安宁美好氛围浸润里,或求索于文化艺术的哲思与冥想中。特别是每一名走进美术馆的孩子,在这里快乐地成长为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小火苗,时刻生发着燎原之势。美术馆里越来越丰富的面向未成年人的艺术教育体系也正在逐步形成,到美术馆接受艺术教育和熏陶正成为省城越来越多家庭的生活新常态。
  不再喧闹而学会了轻声漫步,不再嚣声而更多文明礼貌用语,不再随意浪费免费读物而自觉有序排队按需领取……4年间,太原美术馆已成为我们的城市文化客厅,她不仅装点着市容市貌,更用爱弘扬民族精神,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以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正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着美好的色彩,也为我们的城市赋予了独特的气质。 

本报记者 曹婷婷 整理/摄影


老回迁楼建起社区文化墙

  “如果每一个小区环境都得到改善,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能为文明创建出力,那么,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讲述人:郭玲萍 旱西关西社区党支部书记

  文明创建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得更舒适。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些,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社区的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说实话,我在旱西关西社区工作了17年,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这种热情。大家从心里把太原当成了自己的家,我觉得这是文明创建带给我们社区最大的变化。
  社区工作是离居民生活最近的文明创建的环节。近期,我们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党员、社区干部和社区志愿者,每天都在忙着社区里的“杂事”,包括打扫卫生、宣传文明创建的知识、建立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
  我们社区里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回迁楼,是最早的城乡接合地段,因此在这次文明创建工作中,最消耗时间、最让人头痛的就是社区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
  连日来,党员干部和广大居民对社区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两天半的时间,共清理了15卡车的垃圾。清除垃圾后,社区安装了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形成了一处创建文明城市的文化墙,用居民纪秉卿的话来讲:宣传墙不仅改变了原来灰头土脸的形象,而且让过往居民能随时接受“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真是一举两得,受益匪浅。
  我们社区只是咱们太原市文明创建的一个“小点”,但是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和感受与所有太原人一样。
  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我想说说心里话:如果每一个小区环境都得到改善,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能为文明创建出力,那么,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所以,我们的责任并不小,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来。

  本报记者 范珉菲 整理/摄影


乘客“三多两少”情满车厢

  “老人的赞扬,使我内心产生了一种作为公交司机的自豪感,体会到文明礼让行为,给人与人之间带来的和谐美好。”

  讲述人:温中慧太原公交一公司18路公交车司机

  人们常把公交车比喻为城市的名片,公交司机的言行,代表着城市的文明水平。作为有16年驾龄的公交司机,我一直坚持安全行车、文明驾驶,主动礼让斑马线。
  有一天上午9点多,我开车行驶到西矿街前进路口,看见前面斑马线上有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步履蹒跚地过马路。老大爷搀扶着老大娘已走到马路中央,见公交车过来就站在那里。我急忙踩住刹车,将车停在斑马线前,用手示意老人先过。
  老大爷见状,脸上立刻浮现出笑容,一边儿扶着老大娘继续走,一边儿向我竖起大拇指,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过了马路后,老大爷又冲着我喊:“公交司机真是好样的!”老人的赞扬,使我内心产生了一种作为公交司机的自豪感,体会到文明礼让行为,给人与人之间带来的和谐美好。
  在工作中,我努力用自己真诚的微笑,礼貌的语言,营造车厢文明氛围。我开的18路公交车沿途经过万柏林区实验中学和东社小学。每天上下学,孩子们一上车就喧哗打闹,有的还把自己的头、手伸出窗外。我想出一个办法:等孩子们再上车时,我找到他们中的两个“孩子王”,表扬他俩有进步,是好孩子。在我的表扬下,孩子们的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再上车时,那两个“孩子王”主动让孩子们排队上车,车厢里孩子们既不打闹,也不喧哗,还主动让座,成了文明小乘客。
  这两年,我明显地感到乘客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三多两少”:即排队乘车的人多了,主动让座的人多了,说“请”“谢谢”等文明用语的人多了;车上吃带皮核食物的人少了,乱丢垃圾的人少了。
  在路上开车,我发现文明驾驶的司机也多起来,随意变道、加塞,挤占公交车道的少了,过斑马线主动停车礼让行人的多了,道路也通畅了,现在我开公交车可比以前省心了不少,正点率也提高啦! 本报记者 李兵 整理/摄影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太原全城热动齐力助推“创城”

     争创文明城市 共享文明成果  本报讯(记者杨彧)8月28日,太原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太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作为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该条例针对当前在文明行为基本要求、维护公共秩序、爱护环境、文明生活、文明交通等方面需要大力倡导和进一步规范的内容等进行了规定,并将建立不文明行为信用惩戒和公开曝光制度。  7月15日,太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提出,进一步提高...

    4297 2017-08-30 08:26
下一篇
  • 聚焦太原“医改新政”

      整合县(市、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医疗集团;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一体化管理新格局和分级诊疗新秩序……  今年起,全省119个县(市、区)将全面推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日前,太原市医改办发布实施方案。明确要实现“五升三降”,即医保实际补偿比上升,县域患者下转率上升,群众健康素养提升,乡镇卫生院普通门诊人次上升,家庭医...

    4252 2017-09-06 07:5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