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丽媛 通讯员 胡岚平)播种绿色,收获希望。过去五年来,我省每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累计完成营造林2206万亩;今年我省安排造林任务450万亩,以“两山”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统领,加快国土绿化步伐,让绿色成为美丽山西底色,为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我省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缺林少绿,2010年森林覆盖率仅为18.03%。过去五年来,我省以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重要水源地植被恢复区、通道沿线绿化区为主战场,每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还有3800万亩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宜林荒山,是难啃的“硬骨头”。今后一段时间里,全省林业系统将紧紧围绕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壮丽形象这一宏伟目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总要求,以太行、吕梁山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统领,坚持造管并重,突出重点,集中在生态脆弱区域布局工程,加快宜林荒山绿化步伐。到2020年,力争全省生态脆弱重点治理区域实现基本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23.5%。
今年国家启动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完成450万亩的营造林任务,我省将以太行、吕梁山区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高度重叠的42个县为重点,辐射带动81个县,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产业体系“三系统一体系”,全面加快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步伐;以太行、吕梁山重大生态修复保护工程为载体,集中布局国家和省级造林工程,突出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燕山—长城沿线、七河等重要河流源头、通道沿线两侧的绿化。在加大造林力度的同时,还将把加强未成林管护和补植补造作为造林绿化的重中之重,启动实施未成林管护工程,形成长效机制。从省级下达的造林任务中调剂安排20万亩用于保存率不达标的未成林地补植补造。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正在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一级国家公益林,极小种群物种分布栖息地、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地和省级重要湿地等“一区、两园、一林、三地”划入林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坚持林地“一张图”管理,严防林地逆转。同时,继续联动实施林业生态扶贫“五大项目”,重点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发展沙棘、连翘、皂荚等经济林,促使贫困户增收脱贫。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