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榆次庄子乡牛村的苹果即将迎来成熟季节。远在太原工作的李晶,时常看微信朋友圈苹果生长照片,还不时在朋友圈发订制的苹果树图片,并邀约朋友们去摘苹果……
李晶乐呵呵地说:“这是今年花1500多元,从清清果园订制的苹果树,微信里观察果树发芽、开花、剪枝、结果,还利用三个周末去果园当果农。这棵树让我回归了田野、回归了自然,见证了生命成长,也寄托了情怀,愉悦了心情。周围好几个朋友看到我订制苹果树后也跟着订制。”
带着苹果树订制的好奇,9月2日趁周六,记者一行来到榆次牛村清清果园。
万亩果园里,红艳艳的苹果缀满枝头。果园里,见到了订制苹果树发起人武祝琴,她也是牛村清清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我们这里有1700多棵上世纪80年代种植的老果树,如今正是结果的最好时候。受冯小刚电影启发,就推出订制苹果树,让都市人在果园拥有一棵苹果树,既能参与果树管理,体验劳动快乐,也能增加农民收入。”这位80后女孩,爽朗地笑着说。
订制苹果树,按果树年龄收钱,树龄小的一年卖1200多元,树龄长的一年卖1580元。“客户与合作社社员每年签订订制协议,获得私人订制卡,可以为果树起名字,可以做logo,也可以写寄语,这些全部打印在订制卡或苹果上,让客户成为果树的一年主人。订制果树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果农负责种植管理,订制人随时通过网络查看生长情况,可随时来果园参加生产管理,秋季能得到100公斤优质苹果。”
“1700多棵果树全被客户订制了,消费者差不多遍布全国。我们的市委书记还花1580元订制了一棵,吉利汽车、工商银行也订了不少。”武祝琴对自己创新消费模式很满意,“习总书记说,‘最终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订制就是创新消费,让土苹果变成金苹果。原本每斤2元钱的苹果,私人订制后翻番变成6元钱,甚至更高。”
推出订制消费的武祝琴,创业经历很不简单。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在北京时装界打拼,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苹果始终是她挥之不去的情结。“我是牛村苹果树下长大的孩子。爷爷原是生产队长,带领村民种了大量苹果树,父亲种过苹果树也卖过苹果,我算是果三代。小时候常趴在爷爷背上摘苹果,时常想起摘苹果时的热闹……”武祝琴认真地说,“这里地处北纬37度,和美国蛇果、日本富士苹果、陕西洛川苹果同一生长纬度,是苹果生长的黄金纬度,苹果的酸度、糖分、水分、脆感一流,但因为不施化肥和膨大剂等,品相不太好看,卖不出个好价钱。
在北京超市看到苹果一斤卖10多元,想到我们村苹果卖一两块钱,有时还卖不掉,心里很不是滋味。”
怀着梦想、带着使命,武祝琴回到了挚爱的牛村创业。带领乡亲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牛村清清苹果”商标,实施生物农业生产体系、网上网下销售、推出私人订制……经过3年风雨打拼,牛村苹果终于翻越太行山、走出娘子关,奔向全国大城市。“除订制销售1700多棵树外,今年全国经销商还预购了7000多万斤。把我们合作社联合的13个小合作社、2个乡镇46个行政村、1637户社员的苹果基本销售完了。农民不再卖果难,而且1斤比原来多收入0.5元。”
丑小鸭缘何成为白天鹅?“一是我们完全采用有机种植,苹果100%成熟才采摘销售,让人们一口吃到30年前的味道。二是我们有一支年龄为20多岁的年轻人团队,全是大学毕业生,他们能用网言网语,讲好牛村苹果故事,让消费者网上看苹果生长,网下享受苹果味道。”武祝琴笑着说,她们团队正筹备牛村苹果节,邀请全国经营销、微商、网商和消费者来果园品尝苹果,进一步把苹果故事讲好,把苹果产业做大。“我们团队就像总书记给青年‘创客’团队回信鼓励那样,是在创业创新,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本报记者 赵向南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