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松烟镇许村,原本是地处太行山的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村落,但随着四届“中国·和顺许村国际艺术节”的举办,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许村,这个位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小山村,8年来通过四届“中国·和顺许村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吸引了近百名国内外的艺术家前来交流创作,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使当地村民们思想更加多元、更加开放,产业发展也更有方向、更有动力,成为贫困山村“文化扶贫”一种探索。
小山村和大世界的对话
和散落在太行山中数不清的村庄相比,许村没什么特别,缺少资源,人均只有1亩多地,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核桃,村民收入微薄,不少人选择了外出打工。
但是许村有一个特点是其他村庄不具备的,它是一座古村落。据许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亮介绍,许村的历史可上溯到春秋。由于地处我省与河北省邢台市交界处,从明清时代起,许村就形成了一条两地互通有无的商业街,一直保存到现在,被称为“明清街”。
历史赋予许村几分浪漫和神秘,多年的贫困也让这里保留了更多的历史印迹……
2007年,中国当代著名的跨界艺术家、策展人渠岩第一次来到许村,就被这个拥有完整明清时代、民国时代、人民公社时期建筑的古老村落所触动。
2011年,在渠岩的策划下,在许村村民、和顺县原政协主席范乃文先生大力协助下,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在传统文化腹地、山西的古村落建立的国际当代艺术创作基地,各地的艺术家来到这里创作,他们的作品也在这里被展示。同年,“中国·和顺首届乡村国际艺术节”举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波兰、捷克及国内的艺术家驻村创作,每人留下两幅作品作为许村的永久收藏。
之后,许村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艺术节,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题,到今年是第四届。许村这个有着历史印迹、文化内涵的传统古村落,开始散发出艺术的绚烂色彩,日渐吸引世界各地人们的眼球。
脱贫的内生动力被文化力量慢慢激活
古老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融合,为许村增添了更多的动感和活力。许村不但被誉为“中国乡村版的798”,还先后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山西省旅游示范村”等称号。成为澳大利亚艺术基金会、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绘画室、台湾大学乡村研究所、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十多家机构的创作写生基地。
一直深度参与艺术节组织的许村国际艺术公社社长范乃文认为,“中国·和顺许村国际艺术节”给许村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看得见的变化,各种文化在许村的交流碰撞,对许村村民最大的改变来自于精神层面。“经过文化的浸润,乡亲们见了世面,长了志气,也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想法和动力,这就是思想文化素质综合提升。”
每年的艺术节期间,除了继续邀请国际国内的20几位艺术家来许村创作以外,更邀请了国际国内的文化艺术团体和艺术基金会、乡村建设的专家学者、电影人和摄影家、艺术批评家及文化研究学者到许村演讲和交流,还将举办手工艺集市、古村落游览、艺术家作品展、联欢晚会等活动。国内外艺术家在许村创作的作品将无偿捐献给许村,他们还无偿教许村的孩子们英语、钢琴、绘画。
今年艺术节期间,13岁的刘宇帆报了绘画班:“给我们上课的是驻村的艺术家和志愿者,老师们画得特别好,还给我们讲很多我们从没有听过的有趣的东西。”
志愿者刘晓荣介绍,今年有200多名附近乡村和县城里的小朋友来报名参加英语、绘画、钢琴的课程,因为学生的年龄各不相同,所以课程安排也有所区别。艺术家们来这里除了进行艺术创作,还有很大一部分精力会用在助学上。
孩子们有了对艺术的热爱,大人们也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家园和家园孕育的传统文化,闲暇的时候村民们也去欣赏一下艺术家们的作品充盈自己的内心,然后思考自己能干点什么,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村中的明清街两边,就分布着许多由村民自己打理的乡村艺术品小店。这里销售的全是村民们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树根、树桩、废旧农具等打造的“乡土艺术品”。
来自晋中市委的工作人员杜军华是许村的“第一书记”,他说:“许村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艺术浸染,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以前那些做雕刻的、做铁艺的、做泥塑的、手工刺绣的都把自己的手艺拾起来了。他们在自己动手改变贫困状况的同时,一些古老的手艺也在现代艺术节中被重新激活熠熠生辉”。
松烟镇党委书记李虎认为:“艺术节的举办,从当下看,促进了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村里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小学的学生也比原来多了,村容村貌比以前上了档次。从远景来说,文化的浸润,引领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外出找工的村民开始回乡就业、创业;村子的凝聚力比以前强了,人们的自豪感也越来越强烈。这一切都凸显了文化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许村,人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被艺术气息一点点地激发,村民们说这才是许村文化扶贫的本质所在。
多维度的脱贫体系正在形成
8年时间、四届许村国际艺术节,许村的悠悠古风和田园牧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来来往往的艺术家和游客也为许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
外出打工的村民开始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有的看准文化旅游办起了农家乐,也有的看准了高效农业等增收的渠道走上了产业脱贫之路。
51岁的村民乔彦珍原来在政府机关开车,一个月能挣1200元,看准许村文化旅游发展势头,他返乡经营起了农家乐,除了吃饭,家里还能接待7至8人的住宿。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县里对许村村民办农家乐一直是给予支持的,比如免费提供餐具、桌椅、空调等,还提供服务培训,比种地打工强多了。”
如今,许村有30多户人家在做农家乐,最好的时候,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差点儿的也能收入两三万元。
“但光发展农家乐不行,还得培育其他产业。”许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亮认为,许村有498户,12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0户,495人。2016年因为遭了水灾,村里没有人脱贫,要实现2018年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并不轻松。
所以,除了农家乐,许村的一批高效农业项目及精准扶贫项目也正在加速实施。
谈起脱贫产业,杜军华如数家珍:“许村目前新建了16个香菇大棚,由16户贫困户承包,可为20户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木耳种植项目可为50户贫困户创造就业,新发展的170多亩万寿菊种植产业,由90多户人家经营,到了万寿菊的采摘季节,就需要30—50人采菊,这3项产业用工时间不重合。正在建设的农产品加工厂除了可以消化村民种植的黄豆、玉米等产品,还可为20人创造长期就业。下一步,针对60岁以上人员,村里还将推动家庭养殖、刺绣、小手艺、小百货等的发展,覆盖到全村的贫困人口。”
“采一天60块钱,一年按花期算能干2个月左右,挣3600块钱没问题。”正在万寿菊基地采花的村民牛银梅笑容和身边的花一样灿烂。
同样高兴的还有村民杨玉珍,家里办的农家乐1年能收入两三万元。闲的时候还能去木耳加工厂打工,每天挣80块钱,虽说一年能干3个月,但收入也不差,再说还有2亩地呢。难怪妻子江付秀说:“两个孩子念书和家里一年的开销,都没问题!”
李虎介绍说,2006年许村的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2016年人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这几年,随着国际艺术节的名气越来越大,许村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天凯集团数年前从单纯挖煤开始转向挖文化、挖艺术、促旅游,打造和顺旅游集散中心,在许村建设了天凯生态园。本报记者 苗武军 白续宏 王秀娟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